11
2020.02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爆發,阻礙了正常的生活生產,延遲復工也掀起了全民“在家辦公”的熱潮,保守估計約有兩億人以各種形式遠程辦公。
上海楷林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新型辦公模式及其空間需求的研究,面對疫情期的遠程辦公討論,我們的思考回到原點:
1.“在家辦公”會不會從此成為潮流?
2.這場疫情對辦公理念會產生什么影響?
3.未來的辦公模式將如何演變?
4.楷林能為新型辦公做點什么?
“在家辦公”會不會從此成為潮流?
?
研究:新型辦公模式研究組
執筆:盛大米
新事物?遠程辦公其實并不新鮮
“在家辦公”對大部分人來說是新奇的,因而網上掀起了不小的討論熱潮,把各種情形變成段子流傳。其實,包括在家辦公在內的不限地點辦公,并不是新生事物,很多企業和個人已經實現了“遠程辦公”。
業界比較公認的“遠程辦公先驅”是科技巨頭IBM。早在1979,IBM為了緩解總部主機擁堵的情況,嘗試讓五位員工在家里工作。結果這個實驗效果不錯,IBM就對遠程辦公進行了推廣。2009年,IBM 的一份報告稱,“IBM 在全球173 個國家共計 386000 名員工當中,大約有 40% 的員工根本就沒有任何實體辦公場所”,這為IBM節省了580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和將近20億美元的成本。
傳統辦公場所
長足發展,遠程辦公潛力巨大
進入信息時代,所謂生產資料往往就是一部聯網電腦和員工,新技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對工作的雙重約束,從而讓遠程辦公得到了長足發展。2017年蓋洛普(Gallup)的一項調查顯示,43%的在職美國人至少有一段時間在遠程工作,2018年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5.2%的美國員工完全在家辦公。
遠程辦公在中國普及率相對較低,但維持了一定的增速,未來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據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調查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僅有180萬名遠程辦公員工,而到2014年,這一數據上升到360萬,九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為8%。2012-2017年,我國遠程辦公平臺市場規模呈現較大的增長,2017年遠程辦公規模達到60億元,同比增長68.07%。2012-2017年市場年均復合增速達到95.52%。另據《2019年中國SaaS產業研究報告》,2015年至2018年國內協同辦公市場規模分別為90.1億元、208.6億元、441.8億元、459.5億元。
高科技反而阻礙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遠程辦公不是把在辦公室發生的一切都搬到線上而已,其本質是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帶動企業經營理念、管理工具、員工權益的變化。因此,實現遠程辦公的員工大多具備工作自主權與靈活時間,以研發、科技、編輯、呼叫服務等強調創新、強調個體能力與個人效能的工作為主。相反,需要團隊協同、組織學習的工作則不太適合遠程辦公,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盡管科技在飛速發展,但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仍然是在面對面的討論”。
麻省理工大學對辦公溝通進行了系統研究,最著名的理論即“艾倫曲線”:兩張辦公桌離得越遠,坐在這兩個辦公桌的人就越難交流;如果兩張桌子之間的距離超過30米,那這兩個人定期交流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這是托馬斯·艾倫(Thomas J. Allen)在觀察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交流模式后于1977年提出的。那么信息技術能不能降低艾倫曲線的波動呢?麻省理工的訪問科學家本·瓦貝爾(Ben Waber)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這個研究結論尚且稱之為“瓦貝爾悖論”:們用的交流軟件目的是消除距離造成的影響,然而人們通常都是用軟件和自己熟悉的人交流。瓦貝爾和IBM的研究者共同做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在一個辦公室里的員工,對一個潛在的問題平均要交流38次,而遠程辦公的員工遇到問題時,彼此之間的交流只有8次。總結一句話,科技手段解決不了“熟悉”的過程,從而阻礙了交流的頻次,間接影響了協同效果。
科技手段解決不了同事相互“熟悉”的過程
此外,人們傾向于被熟悉的事物吸引,熟悉度越高,喜歡的程度就越高。辦公室的人際關系上也是如此,團隊凝聚力的是建立在彼此熟悉的基礎上的。這恰恰是遠程辦公不能繞開的缺陷。我們或許會在走廊上與插肩的同事寒暄幾句,談一下天氣,夸贊下今天的著裝,但是我們不會特意打開視頻和同事閑聊,除非本身是好友,無論視頻軟件有多便捷清晰。
我們真的準備好遠程辦公了嗎?
在遠程辦公呼聲漸高的時候,雅虎于2013年取消了遠程辦公,之后,安泰保險金融集團和電子零售商百思買也采取了類似的舉措。2017年,作為遠程辦公鼻祖的IBM也開始取消遠程辦公。當然,可以簡單理解為,遠程辦公更適合小團隊、輕任務、創業公司,而滿足不了大型公司與復雜任務的需求。由于遠程辦公中很難界定工作與生活的區分,這讓員工并得到想象中的自由,相反不得不承受高于平均水平的工作時間與工作壓力。同時,遠程辦公對于企業監管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戰,這往往讓中高層管理者感受焦慮。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期間,為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企業遠程辦公需求劇增。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在內的眾多互聯網企業率先開啟在家遠程辦公模式,在這些公司的帶動下,其他公司也開始了對遠程辦公的探索。大量用戶集體涌入釘釘、企業微信等在線辦公平臺。據釘釘最新數據,2月3日,超過1000萬家企業組織在釘釘數字化平臺上復工。
疫情期在家辦公對于很多企業管理說,有些猝不及防。有企業甚至要求員工上班時間打開視頻全程監控,貽笑大方。嚴格意義上,這不屬于本文所討論的“遠程辦公”,但的確折射出傳統管理理念和方式在面對新局面時的無奈與恐慌。遠程辦公要求管理者對員工的信任,同時對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要十分了解以便評判。更重要的是,要求運營管理者十分了解業務,并制定清晰明確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并規定科學合理的時間。
沒有自律的自由加上工作壓力,遠程辦公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
對于員工來說,因為沒有得到很好的管理統籌,尤其工作性質要求多頻次對外協調的,遠程辦公恰是加重了其壓力。所謂“干完了覺得你工作不飽和,沒干完覺得你工作沒效率”、“在家辦公等于全時辦公“……同時員工也要適應自律,但很多人長期在辦公室里工作,是得不到”自律“錘煉的。沒有自律的自由,導致深層次焦慮,再夾雜著工作壓力,就讓人很難舒心地享受夢寐以求的”被窩、陽光、沙發和下午茶”。總之,遠程辦公,看起來美,體驗后卻讓很多人開始懷念辦公室了。
結語
實體辦公室永遠不會被取代。僅憑線上工具,人們互相之間建立信任以及工作秩序所花的時間,要比實體辦公更久。當然,遠程辦公依舊會是發展趨勢之一:它不僅是特殊時期的“不得不”,而且還會與實體辦公互補共存。尤其是在5G、VR等技術普及之后,這種共存的意義也更為深遠,尤其有利于人口稠密、協作復雜的發達城市管理,并更廣泛的范圍內消減“地域間機會不平等”的社會問題,從而推動全社會的資源優化配置。
回得去寫字樓,才是遠程辦公更光明的未來!